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队伍建设 > 法苑文化
我们身边的法
作者:付强  发布时间:2015-09-25 17:30:51 打印 字号: | |
  大家好,今天有幸能参加这次演讲,作为区法院的一名法官,从本职工作出发,关于”咸阳精神”我想谈谈“尚法”,谈谈我们身边的法。

  在社会上,现在有个怪现象,我们口口声声谈法治,但似乎总有那么一些人并不那么相信法院,我们今天谈尚法,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不相信法官。我们依然认为法,就是政治的武器、统治的工具,刑罚的手段。似乎我们对于法治的关心,对于法治的崇尚,全部体现在法治事件发生时我们跟风的在网上讨伐执法机关、讨伐司法机关,最终,还要悻悻然的骂上两句,心里才舒坦。然而,我们有没有人真的想过,法治,真的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尚法,仅仅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吗?

  难道面对法律我们真的可以像个局外人,冷眼旁观?法律真的离我们那么远?

  2015年9月3日是中华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举国上下,隆重纪念这场中国人民捍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的英雄壮举,天安门广场前的阅兵,现在回忆起来依然振奋人心。然而,七十年前,当战场上的硝烟弥散之后,那些侵华的日本战犯们,何去何从,在我国领土上烧杀抢掠、践踏中华民族尊严的日本战犯们要怎样才能受到惩罚?是东京审判、是太原审判、是香港审判,是法律的讨伐,使发动侵略战争、双手沾满鲜血的罪魁祸首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是法律的讨伐,将战争罪犯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是法律,为历史正名。是法律,捍卫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尊严。

  同样是一个9月3号,在我市一家酒店门口,几名男子酒醉后用啤酒瓶砸破了街边的流浪者的头、鲜血直流,警察出警后,依法将几名醉汉拘留,最终,经过法院审判几名男子因为自己的违法行为被送进了监狱。

  七十年前,法律捍卫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七十年后的今天,法律捍卫着我们每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尊严。

  你说,现在太平盛世,我不杀人、不放火、不打架,连邻居的一根葱我都不拿,法律?离我太远了。是,我们以为法律离我们很远,我们以为只有杀人放火刑事犯罪才和法律有关。

  然而我们都错了,法律和我们每个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从个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到企业的生产运营、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法律。

  当你在商场购物时,你不怕会买到假货,是法律在保护你作为消费者的权利;当孩子年满6周岁,你带着他去社区学校报到时,你不怕学校不接收她,是法律在保护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当你拿着准备充分的材料去行政机关注册属于你自己的第一家公司时,还是法律在支持你自主创业。

  甚至,拿出几十年的积蓄买来的房子,也有法律保护着你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今天我们女同胞进商场、穿裙子、网上购物,成为“剁手党”,也离不开法律对女性权益的绝对保护和坚决捍卫。

  昨天,你刚从银行贷了笔款,明天你打算去派出所给孩子上户口,后天你要去社会保障部门报销医疗费用,这一切的一切在今天为什么变得这么便捷,都是因为有法律保障我们的自由,赋予我们的权利,我们的衣食住行,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的每一份自由和尊严都离不开法律对我们的支持和保护。

  你,还会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吗?是的,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相信法律,才能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我们敬畏法律,才能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

  我们崇尚法律,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繁荣昌盛。

  我们高举依法治国的旗帜,我们都知道依法治国是人民幸福、国家发展、民族昌盛的必然要求,然而建设一个法治国家,绝不仅仅是律师、法官、检察官的职责,而是我们每一个手持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的中国人,所必须履行的义务。因为,我们无不生活下法律规范之下。

  《史记》上说:“明法度,定律令,皆从始皇起。”古都咸阳是我国封建王朝最早开展法治实践的地方,在这片沃土上诞生的《秦律》早已载入史册、泽被后世。

  尚法,对于咸阳人应该是血脉的传承。我们足下的这片土地,是最早孕育和诞生法律文明的地方。今天站在这片土地上的我们,更应当自觉的弘扬法治精神,积极性的厉行法治实践,用法律的武器维护我们自身的权益,用法治的刀锋捍卫自己的尊严,让古都咸阳传承千年之后仍然是法治实践的佼佼者,让每一个咸阳人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让“咸阳精神”在尚法的光芒之上熠熠生辉。
来源:秦都法院
责任编辑:郑俨